欢迎来到国家金融人才网!

塑造新时代人才强国体系化竞争力
打印 分享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代表着党对强国建设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认识的新高度,为全面认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精准做好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理解蕴含其中的战略考量、科学内涵、实践要求,切实增强深入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统观大局、识变应变,把握全球人才发展与竞争新态势

  人才集聚是国家繁荣兴盛的重要标志。人类历史上,人才聚散系于国运兴衰,人才总是聚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国家和地区。16世纪以来,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先后成为全球科学中心,同时也是人才中心。二战以后,美国以更大力度吸引全球人才,迅速从中获取巨大收益。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文明的未来充满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安全性。全球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重塑全球科技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布局大科学、构筑大平台、凝聚大团队、催生大成果成为各国战略选择。全球人才事业与人类文明发展在变乱交织中相互激荡,大国博弈更加激烈复杂,各方面人才资源争夺日趋白热化,更加彰显了人才作为引领发展“第一资源”的战略价值。

  全球竞争根本是人才之争。随着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暗流涌动,国际人才竞争对抗更加激烈。从贸易战到科技战再到人才战,美西方对我全面遏制打压势头不减、手法花样翻新、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如限制我国科学家和留学生赴美签证、恶意攻击人才招聘计划等。近年来美国推行的“小院高墙”既是技术封锁,更是人才阻隔。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但在国际人才竞争中仍处于被动。据统计,全球7800余家活跃的国际科技组织中,总部设在美国的超过10%,达908家。比利时、英国、德国、法国均超过400家,我国仅有10余家。美西方在一些国际科技组织相关领域,频频以人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政治化议题挑起事端。高层次复合型国际治理人才不足,对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构成基础瓶颈。

  党中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其中,人才强国是基础、是根本、是依托。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人才工作事关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能否把各方面优秀人才有效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考验国家人才体系化战略能力。面对人才发展战略环境新变化,要充分估量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与我国高质量发展历史交汇的重大影响;充分估量中美战略博弈、俄乌冲突等对国际人才开放信任合作的深刻影响;充分估量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对人才现代化的深远影响,始终把国家人才发展放在自主培养的基点之上,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谱写人才强国新篇章。

  尊重特点、遵循规律,促进新时代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把握事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强调“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八个坚持”,深化了党对人才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做好人才工作、推动人才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入研究当代人才成长新特点、群体新形态、流动新趋势。当代人才视野广阔、知识丰富、感知敏锐,有着更强烈的创新创造创业意识。他们期待奖掖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不论出身,人才培养和使用渠道更加全方位、多样化。做好人才工作,就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为人才搭平台、拓渠道、建机制,以建家交友促进建功立业。当代人才更倾向于主动选择成长发展环境,跨单位、跨区域流动趋于频繁,社会分布更加多元。他们期盼深化改革,突破人才流动障碍,希望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大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做好人才工作,就要倾心引才、精心用才,为人才成长和发展创造更优越的成长条件、更开放的创新生态,破除妨碍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弊端,关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人才发展。当代人才数字化、网络化生存能力较强,有着更强烈的社会意识。网络日益成为人才交流学术、表达诉求、反映意见建议的主渠道。这一特点,重塑了人才工作的阵地形态。强化人才理论武装,传播弘扬正能量,需要拓宽人才的社会参与渠道,引导人才既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又勇担国家和社会责任。

  准确把握人才成长追求、利益诉求、心理需求。当代人才需求日趋多样化,特别是青年人才面临工作生活压力,普遍存在职业发展焦虑。比如,在人才评价激励中,还存在人才“帽子”泛化、异化的问题。“帽子”一定程度上成为人才识别的标签、人才进步的台阶,成为职场“通行证”、资源“吸铁石”,使青年人才热衷于追逐“帽子”,易致浮躁、浮夸、浮华。人才强国需要英才聚天下,而不是“帽子”满天飞,要标本兼治,防止“帽子”取代德才和成果成为人才“硬通货”。人才工作即人心工作,要加强对人才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真切关注人才所思、所忧、所盼,把党的温暖及时传递到广大人才,把广大人才的温度及时反馈给党和政府。人才强国建设没有旁观者,谁也不是局外人,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使人人都有通过诚实劳动完善自身、实现自我的机会。让各方面人才更好地把握使命导向、自我奋斗、自强不息的成德达才坐标系,找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成长建功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

  健全体系、营造生态,推动人才强国战略政策扎实落地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落地实施将更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当前,要把握好国家人才发展的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等关系,优化人才战略布局,完善人才政策举措,提升人才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增强人才强国体系化竞争力。

  坚持原则构筑新体系。牢牢把握党管人才的根本原则,坚持“四个尊重”,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培育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着眼教育、科技、人才共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新定位,打通从教育强、人才强到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战略通道。加强战略人才力量顶层设计,把人才载体平台与本质使命高度统一,力避人才服务形式化。统筹人才规模、结构和素质建设,统筹人才自主培养和开放交流,统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围绕攻坚“卡脖子”难题,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引领人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各创新主体有效协同、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全链条服务支持激励的人才发展政策体系。

  优化布局形成新优势。紧扣时代主题,因时因地制宜调整优化人才工作布局,塑造人才引领驱动的新优势。围绕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推进落实人才发展重点任务的时空布局,特别要优化人才学科领域布局、区域空间布局,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人才队伍规模竞争力、结构竞争力、素质竞争力,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促进区域人才有序竞争、良性竞争、合理流动,将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与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有机结合,在若干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打造有效支撑国家人才中心建设的战略支点,形成梯次分布、各具特色的城市人才雁阵格局,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谋划实招营造新生态。尊重基层首创,针对掣肘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真问题”,适时推出有效管用的“实举措”,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突出向用人主体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更加注重对青年人才“雪中送炭”式的精准服务,支持他们尽快挑大梁、当主角。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防止人才“帽子”异化扭曲,形成有效集聚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增进对国际社会的开放、信任、合作,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筑好梧桐树,延揽金凤凰,塑造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开放创新生态。让各方面新政策新举措协同发力、精准发力,让各类人才从各种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急功近利、浮躁焦虑心态中解脱出来,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以坚定信心、决心、进取心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团结奋斗(陈玉荣)。

发布时间:2024/5/6
打印 分享

相关网站链接